徐海林:互联网医疗用专业、及时、便捷弥补传统医疗短板

时间:2021-12-15 13:20来源:医师报 作者:贾薇薇

互联网医疗已经成为新时代医生与患者交流的重要渠道,医生对于互联网医疗的态度也从观望到亲身实践再到主动参与规划。

如何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医疗价值,为医生和患者带来极致化的体验?京东健康牵头组建“互联网医疗专家委员会”,邀请50余位来自全国多家三甲医院的大专家担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更深入探讨互联网医疗对于医患的价值。本期医师报采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足踝外科徐海林教授,听他讲述眼中的互联网医疗,以及对于互联网医疗的期待。


1639545756232624.jpg


“哎呦!”王先生应声跌坐在路边,右脚疼得动弹不得。王先生了解过脚腕扭伤的严重性,如处理不妥当容易造成无法恢复的损伤,于是赶紧拿出手机,在京东健康App上发起“求助”。

从王先生发来的照片中看到脚踝处有面积较大的瘀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徐海林教授考虑骨折可能,他回复王先生:“先不要走路了,找个车或者轮椅,尽快到医院!”在徐海林教授的指导下,王先生及时赶到就近的医院就诊,经过影像学检查后确诊骨折。在家休息期间,王先生始终通过京东健康App在线与徐海林教授交流,请教能不能洗澡、何时拆除石膏、如何做康复训练等问题。经过六周的持续管理,王先生完全康复。

徐海林教授告诉记者,互联网医疗有三大优势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第一是及时性,对于非重症的患者,在受伤或者不适的当下亟需专业的医疗指导时,这时通过在线咨询获得帮助;第二是专业性,以前患者不知道什么病该找什么医生,现在通过互联网医疗提供的专业讯息能够找到对症的专家进行咨询;第三是便捷性,很多患者在首诊后,后续无法保持定期线下复诊,通过互联网医疗可以保持持续的沟通,可以在线给出治疗建议和方案。

但他也强调:“虽然互联网医疗非常便捷,但也要清楚地告诉患者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够通过在线解决,这个情况有时也容易引起纠纷。”他介绍,很多患者问我“医生我扭伤以后老是脚疼”,那这个患者可能是因扭伤导致外踝骨折、内踝骨折、跟骨前结节骨折等骨折问题,也可能是软骨损伤、韧带损伤、足舟骨损伤、神经损伤等问题,这都需要面诊并配以检查手段才可以确诊。

除了日常的骨科创伤咨询外,互联网医疗对于徐海林教授擅长的专业方向“糖尿病足”也多有助力。徐海林表示,糖尿病足是医生面临的一大难题,病情复杂、致残率高,对于这种需要多学科协作、长期监测健康状态的疾病,互联网医疗能够提供一站式服务,这无疑是患者的福音。

东北的赵先生是一位糖尿病足患者,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赵先生脚踇趾发黑已影响到行走能力,在当地医院做了三次血管再通手术,都失败了。眼看着脚趾近端颜色也开始发暗,赵先生在京东健康App上找到了徐海林团队。在线看过病历后,徐海林建议赵先生前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糖尿病足治疗中心进行治疗,经过团队综合治疗+胫骨横向骨搬运手术,赵先生获得了最大程度地保肢治疗。因糖尿病足发展速度很快,为方便赵先生后期换药、康复,徐海林在线与本地医院医生进行沟通,上下级医院协作,为赵先生提供更完整、便捷的医疗服务。

未来,徐海林还对互联网医疗有着更大的期待,他说足踝外科是新兴学科,很多此类疾病的诊断、治疗的科普还不到位,使得患者在基层医院确实很难得到很好的诊断治疗,这个时候互联网医疗就非常重要,如何向患者更好地科普,同时帮助患者精准找到专业的医生,是他希望与京东健康一起探索和尝试的方向。


责任编辑:许奉彦
收藏
点赞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