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医学教育的南山班模式
钟南山院士当8年班主任感言: 最好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从2010年起,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医学院(现广州医科大学)创办探索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模式的“南山班”,亲自给本科生上课,试图为中国医学教育体系探索出一个光明的未来,至今“南山班”已经走过8个春秋。在4月20日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院2017级开班之际,《医师报》记者对话钟南山院士,听他讲述8年班主任的感悟与心路历程。
谈教学 摸索5年,教课比做报告难
《医师报》:南山班教学模式到底有何不同?开设南山班遇到哪些困难?
钟南山院士:南山班每年招生32人,突出“全程导师制、重英语、强人文、强科研、早临床”等特色,教学方式采用问题导向式学习(PBL)教学形式。在导师方面,每2~3位学生配备1名导师,全程指导跟踪。目前南山班已有三届学生毕业,自主学习能力、团队精神与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明显优于普通临床大班;部分优秀学生获亚太呼吸年会优秀壁报奖、世界肺癌大会优秀发展中国家论文奖等高水平荣誉。
南山班走上正轨是2015年以后,为什么呢?要改变教育制度,首先是改变老师的思想、教学理念和方式。比如过去教师一本教材一套PPT可以讲10年不变,现在医学的分科太细,更新很快,再照本宣科就行不通了。在南山班,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回答不出来,一点都不奇怪。所以我们的老师要去思考,要跟其他教研组讨论,进行多学科联动,要写大量的新课件,这对老师的挑战更大。
2015年,南山班进行器官系统整合教学法的教学改革,以PBL、CBL为主要的授课形式,通过典型的病例,把某个疾病或器官系统的多学科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并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教会学生如何查找文献,从中寻找答案。比如很多学生学习解剖课程很痛苦,死记硬背,记忆效果很差。我们强调不能生硬地学解剖,而是结合一些生理功能和疾病的问题,印象要深刻得多。
在早期,学生入学后很不适应PBL教学模式,觉得跟高中相比,在南山班学到的知识是支离破碎的。学生的反应我并不感到意外。这种教学方法强调的是传授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的是从一个现象入手,观察疾病的机制、本质和发病机理的能力。学生不一定能记得要考核的知识点,但已经潜移默化地进入到了心里。
《医师报》:您那么忙,班主任一当就是8年,您的班主任工作是怎么开展的?有什么样的收获?
钟南山院士:我较少参与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作为班主任,我主要是把控“教学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大方向。此外,每一年的入学面试我都要参与把关,每隔一两个月,我会去了解学生的情况,学习吃不吃力?生活遇到哪些问题?而不是到期末考试后再和他们“算总账”。
我坚持给学生讲呼吸系统概论,一般是每年讲4节课,我的助手和同事会接下去讲。给本科生讲好课并不容易,既要提炼出学科基础知识,又要引入最前沿的科研动态,还要兼顾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最重要的是把握时间、不拖堂,比做学术报告要难得多!
谈学生 永葆好奇心,要有追求有志气有激情
《医师报》:南山班是怎么培养学生的?学医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
钟南山院士:南山班着重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特别是提出问题和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可以查阅参考书和论文,请教临床医生,甚至找病人交流,形成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思维。
南山班还强调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科研创新的能力。很多学校的本科生接触临床和患者很晚,甚至从未接触科研。而南山班的学生配备了基础导师和临床导师,从动物实验到临床带教全面培养,平时还参加一些临床技能大赛,我们的学生曾夺得广东省挑战杯特等奖两项,还有学生拥有5项发明专利。还有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加一些科研项目,科研结果甚至发表在《内科学年鉴》等高水平的杂志上,这在过去都很难想象。这说明我们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
医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医生想的是别人,是解除别人的痛苦。因此,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很强的能力,更要让心态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我对学生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四个字:心、求、气、情。“心”——不仅要有责任心,更要有好奇心;“求”——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更要主动去追求;“气”——不仅要有志气,更要努力奋斗去争气;“情”——不仅要满腔热情,更要对医学事业富有激情。
《医师报》:南山风格是“奉献、开拓、钻研、合群”,合群意味着什么?
钟南山院士:这些年我遇到过很多从国外学成归来的优秀人才,这些人很优秀,工作也非常努力,但最后却做不出来什么大的研究成果。其关键原因是无法融入团队的协作中去,不合群,只会埋头苦干、孤军奋斗。
靠一个人钻研的时代过去了,现在的医学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交叉、融合,很多的科研项目需要多中心的团队大协作,不是一个人能做成的,如果没有团队精神、没有协作能力的话,很难成功。我希望南山班的同学内心应该充满阳光、合群,善于发现、尊重他人的长处,每个人都学会协调组织和发挥团队的力量。
谈推广 教学要立足长远,我们声音还不够响
谈到在医学教育改革方面的实践,以及南山班模式对于未来医学教育的启示意义,钟南山院士指出:“南山班的教学模式仍在不断完善,我们打算先总结成熟的经验,在广州医科大学推广南山班的教学模式,再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广到其他大学,目前,已经有很多大学来学习南山班模式,如温州医科大学已经开办这种模式的学习班。不过,解放后沿用至今的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一下子打破很难,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也很难全盘复制。”
广州医科大学对南山班的教学改革给予很大支持,在办南山班的过程中调动了硬件和实验资源,配备了有激情有活力的优秀老师,他们以此为荣,从不计较报酬,付出了很多心血。我想,目前我们南山班的声音还不太响,招牌还不够亮,希望以后与其他高校一起组织更多的教学经验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使医学教育得到大众的认可,培养出一批能赢得公众认可的优秀医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学要立足长远,它不像治疗一个病人,短期即可见效,可能要等到若干年后,南山班走出的优秀人才崭露头角,我们现在探索医学教育改革的价值和意义才能体现。
关于南山班
2010年9月28日 南山班在广州医学院成立,钟南山院士亲自担任班主任。
2013年 广州医学院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南山班升格为南山学院。
2015年 南山学院进行以器官系统教学模式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同时调整了学生选拔方式,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生在第二学期经选拔进入南山学院。
2018年 目前,南山学院在校生数147人,2015、2016届毕业生51人,其中37人进入香港李嘉诚医学院、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等知名高校攻读研究生。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她是护士,也是抗美援朝战士
1953年,福建省卫生厅派遣第二批医务人员参加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医防服务队赴朝鲜服务,其中就有来自厦门中山医院的外科医师陈玉麟、内科医师陈守方、护士程碧真。服务队的全称是“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卫生工作委员会国际医防服务队第22队”。
2023-05-11 -
new专科联盟发力,突破肺动脉高压诊疗困境: 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规范化治疗
2023-05-05 -
new齐鲁医院领衔主编 《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2022年版)》发布
《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2022年版)》发布。
2023-04-26 -
new第八届医学家年会⑫ | 山东省耳鼻喉研究所所长、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名誉院长王海波:30年倾情守护国人耳鼻喉健康
“好医生的视野,不应局限于治好疾病,而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把解决人类面临的身体疾病问题作为目标,把自己从事的专业,当成一生的事业来追求,努力让它走到世界一流中去,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2023-04-11
-
直播预告 | 爱通立静脉溶栓高峰论坛暨中国卒中救治20年-京鲁豫连线重磅来袭
2022-10-28 -
世界帕金森病日直播预告|面对帕金森病,我们能做什么?
2022-04-10 -
十大中国主流学术团队麻醉掌门人齐聚,带我们走近麻醉|中国麻醉周直播预告
2022-04-02 -
首个国产PD-L1伴随诊断产品性能表现卓越
2022-03-13 -
“全新呼吸”项目正式启动,助力提高我国哮喘诊疗水平 —中国哮喘数据登记项目二期在广州签约
2022-03-01
-
她是护士,也是抗美援朝战士
2023-05-11 -
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温病学家开出新型冠状病毒预防处方!
2020-01-27 -
河南两护士上班玩手机被除名
2018-05-31 -
探寻医学教育的南山班模式
2018-06-07 -
好消息!沙利度胺片-反应亭治疗新冠肺炎,初步结果显示有效
2020-02-19 -
南山班模式是怎样炼成的?
2018-06-07 -
电子烟将何去何从?
201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