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旧版医师网入口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专题组到山东省妇幼保健院调研

时间:2017-06-21 11:10:13来源:未知作者:lindongchao

         黄洁夫一行重点调研了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新生儿科、产科等业务开展情况,与我院医护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

  院长王谢桐向调研组做了专题工作汇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累积生育需求集中释放,出生人口明显增加,高龄孕产妇比例增高,妇幼健康服务的数量、质量要求和服务资源面临新的挑战。我院作为山东省妇幼保健技术指导中心,在实施全面两孩后,高度重视各方面能力建设,从就医环境、服务体系、床位建设、人员配备、专业技能上多措并举,特别是作为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会长单位,积极团结和引领全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发挥各专业委员会的功能和作用,在妇幼保健技术提高和推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与全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一起积极应对机遇和挑战,切实保障母婴安全,确保两孩政策在山东的顺利实施。

  王谢桐在汇报中指出,我院积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服务资源供给。2016年7月,启用了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开设床位317张的业务综合楼,有效缓解了济南市乃至全省产科儿科床位紧张局面,提高了妇幼健康服务综合能力。预计到2020年,还将启用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开设床位400余张的儿童医疗保健综合楼。届时,总床位数将达到700余张,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医院将建设成为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和地位的妇幼保健和妇产专科医院,成为全国妇女儿童医疗保健区域中心。

    强化人才队伍,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大力引进产科、儿科、妇科等各专业技术人才。制定“1.2.4.6”人才引进计划及优惠政策,长期引进产科、儿科、妇科、重症医学等多个学科的专业技术人才。

    建立健全危重症转诊通道,强化危急重症临床救治能力。依托省立医院强大的技术优势,建立孕产妇急危重症转诊绿色通道,保障了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增加门诊坐诊医师数量。优化调整产科、儿科坐诊医生班次,全面两孩政策后,日均门诊坐诊医生数量较之前增加100%,基本满足广大妇女儿童的就医需求。不断改善医疗服务,优化服务流程。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卫生计生委要求,深入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和 “三升一增” 医疗服务活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就医“获得感”。开设孕期系统化管理门诊,严格规范孕期检查。对孕产期妇女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和管理,加强对高龄妇女的健康咨询,规范提供生育力评估和备孕指导,严格产前检查,保障分娩安全,通过无痛技术促进自然分娩,指导产后康复。引导群众形成科学就医理念,理性对待医疗风险。优化预约诊疗流程,推行分时段精准预约。开通网上预约、自助机预约挂号、电话预约、手机APP平台预约等多种方式,提供分时段预约诊疗,进一步减少患者非医疗等候时间,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目前,我院通过分时段预约方式就医达到门诊的90%以上。

    集中优质医护力量发展生殖技术服务。据调查显示,我省育龄妇女中不孕不育患者占到10%,作为济南东部城区唯一一家有资质的开展辅助生殖的妇幼保健机构,也是委属医疗机构中唯一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山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就进行了不孕不育临床与科研工作,1995年首例“试管婴儿”出生,1998年国内首例“附睾穿刺取精二代试管婴儿”出生, 1998年华东地区首例“冻融胚胎试管婴儿”出生, 2001年9月北方地区首例“第三代试管婴儿”出生。2016年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和山东省计划生育研究所合并,辅助生殖技术队伍更加壮大,拥有了一支临床、实验室和科研队伍的博士团队,致力于女性不孕及生殖内分泌疾病、男性不育、胚胎学和中西医结合妇科、护理、心理等方面的诊疗研究。

    黄洁夫在座谈会中肯定了我院在全省妇幼健康服务工作中所做的贡献,他希望结合“医改”的推进,医院调整措施及时解决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服务对象,加强健康教育,宣传产前保健的重要性。加强专业的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高龄再生育女性妊娠风险管理和危重抢救体系,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的分层管理,建立绿色通道及时转诊。继续为山东省妇幼健康事业贡献力量,努力推动山东省妇幼健康事业再上新台阶。

    理事长/党委书记郑世存表示,在省卫计委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医院在妇幼健康和应对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医院将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始终把保障母婴安全作为妇幼健康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根据新政策实施后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加大服务力度,完善服务措施,加强硬件建设,不断完善母婴安全服务体系,适应新政策带来的新要求,确保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


责任编辑:吴学斌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