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按“月”计的生存困境 PD-L1抑制剂开启小细胞肺癌治疗新篇章
2022年11月是第22个全球肺癌关注月。近日,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胸部肿瘤科主任董晓荣教授呼吁关注“噩梦一样的癌症”小细胞肺癌。这个剩余生存时间只能按“月”来计算的肺癌,在过去几年有上升趋势。值得警醒的是,在确诊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有过吸烟史的患者达到95%以上。
肺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堪称癌症中的“头号杀手”,严重危害着居民健康。其中,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侵袭性最强的分型,恶性程度高,细胞增殖快,病情进展迅速,复发率高。董晓荣指出:“虽然小细胞肺癌仅占肺癌总数的15%,但由于肺癌的基数人群非常大,因此小细胞肺癌也是非常大的一个人群。“
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胸部肿瘤科主任 董晓荣教授
小细胞肺癌可划分为局限期和广泛期两个分期。“局限期就是肿瘤局限在胸腔内,放疗时能够在一个照射范围内照射下来,而广泛期则是超出了这个范围,肿瘤已经转移到其它部位。目前大约有2/3的患者在确诊时就已经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这部分患者他们的中位生存时间只有8-10个月,3年的总生存率小于6%,因此治疗上非常有难度。”董晓荣表示。
“遗憾的是,在过往近四十年里,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一直没有重大突破。”董晓荣说,目前关于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只有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可供选择。“手术实际上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使用率只占5%,因为它仅仅适用于非常早期的患者,例如I期和部分IIA期的患者,再往后分期的小细胞肺癌患者都不太适合。”
含铂双药化疗是过去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然而,尽管化疗初始反应较好,但极易复发,且容易耐药,一线化疗中位生存约10个月左右,5年平均生存率只有3%左右。因此,此类患者的生存预后并没有明显改善,其生存时间依旧只能按“月”计算。
放疗联合全身化疗(同步放化疗)是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方法,对于广泛期小细胞患者而言,多为胸部残留病灶放疗和预防性脑放疗,以提高肿瘤的控制率和降低脑转移风险。
靶向治疗是近年来肺癌治疗领域的主要进展之一,但在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却没有一线治疗的突破,这是由于小细胞肺癌异质性大,尚未发现明确靶点,目前仅有属于抗血管生成药物的靶向药可用于其三线治疗,以帮助患者取得生存获益。
除了手术、放化疗和靶向治疗外,董晓荣介绍,与国际接轨的新兴的免疫治疗造福了更多不同类型的患者,为更多中国肺癌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乃至治愈的希望。目前肺癌的免疫治疗多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即抗PD-1/PD-L1单抗)。相比传统的治疗方案,免疫治疗的疗效持久,肿瘤得到良好控制的时间较长,不良反应整体发生率低于化疗,且都比较容易控制。
“近年来,正是由于免疫治疗的应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改观。尤其是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首次使患者中位总生存期用‘年’来计算,这是近期重大的治疗突破。更值得一提的是,患者的3年的总生存率也提高到17.6%,超过了原来的3倍,改善了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为他们带来了极大的获益。”董晓荣谈到。
“患者要有信心。在过去的时代,通过化疗,患者只能实现快速缩小肿瘤,但不能维持,而如今引入了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以后,我们不但能够迅速缩小肿瘤,并且能够使缩小的时间维持到一年、两年、三年。我接诊的患者中有位85岁的老人,她在穿刺诊断确诊了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后,经过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目前状态非常好。”董晓荣说,如今对肿瘤疗效的评估已由既往单一的追求肿瘤病灶的控制率转变为要同时注重患者的生存期。根据《柳叶刀•肿瘤学》的数据,近10年肿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提升了10%,这意味着肿瘤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控制,肿瘤治疗已逐步进入慢病化管理时代,“许多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的治疗已存活超过3年,所以我们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也能走向慢病化管理。”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1-192023
疫情防控新阶段,如何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专家有几点提醒
随着 新冠 疫情 防控政策的 放开, 我国疫情防控 重点由“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 这其中, 糖尿病患者是新冠感染的高危人群,而且糖尿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更易出现血糖增高
-
new《医声•她风采》倾情上线,聚焦中国肿瘤科女医生,讲述医患温情故事
近日,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发起的聚焦中国肿瘤科女医生系列专访栏目《医生·她风采》正式上线,这是一场以女性医师为主人公,以肿瘤临床医疗实况为背景的故事汇,以女性特有视
2022-11-29 -
new突破按“月”计的生存困境 PD-L1抑制剂开启小细胞肺癌治疗新篇章
2022年11月是第22个全球肺癌关注月。近日,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胸部肿瘤科主任董晓荣教授呼吁关注“噩梦一样的癌症”小细胞肺癌。这个剩余生存时间只能按“月”来计算的肺癌,在过去几
2022-11-17 -
new特应性皮炎快速止痒新药上市,专家呼吁:降低患者负担,提高可及性
张春雷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主任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 希望可以进一步提高JAK1抑制剂的药物可及性,让更多特应性皮炎患者能够用上安全有效的好药。 丁振干
2022-07-26
-
哪里需要改进,如何改进?姜玉新、王红燕解读《超声诊断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22 年版)》
2022-06-07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团队:一个科室能治愈的患者总是有限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022-06-01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团队:一个科室能治愈的患者总是有限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022-06-01 -
徐俊:互联网医疗给罕见病患者多一种可能
2021-12-15 -
徐海林:互联网医疗用专业、及时、便捷弥补传统医疗短板
2021-12-15
-
常建华:特罗凯对于肺癌规范治疗和随访意义重大
2017-03-21 -
靶向药物是肺癌治疗史上重大的突破
2017-03-21 -
于金明|前列腺癌:精准质量和综合管理是出路
2017-08-09 -
苏乌云:肺癌脑转移EGFR患者首选特罗凯
2017-03-21 -
中国糖尿病研究不断进展
2017-07-28 -
王秀问:针对靶点打响抗击肺癌的“战役”
2017-03-21 -
张澍田:不改初心 承启消化明日新航程
2017-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