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旧版医师网入口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老年人睡不好,幕后黑手有哪些

时间:2023-03-17 08:24:35来源:医师报作者:衣晓峰 富精雷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显示,2021年民众每天平均睡眠时长为7.06小时,64.75%的被调查者每天实际睡眠时长不足8个小时,超过8个小时的比例仅为7.97%。这其中,42%的老年人入睡时长超过半小时,失眠率高达21%,而61岁及以上的老人中,46%因健康问题睡不好。同时老年人自我认知睡眠质量非常差的群体占比为9.7%与之相比,年轻人4.2%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到来前夕中国老年医学老年综合评估分会委员、黑龙江省老年病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张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造成老年人失眠的原因有很多不能一概而论。在以往的诊疗中发现,老年人失眠由生理、心理、环境、药物因素酿成的;同时原发性睡眠障碍、躯体疾病及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加重老年人失眠症状。想要确定自身失眠症结所在,要经过医疗机构的综合测评后得出结论。

老年人的失眠与这些问题有关

75王老伯年轻时睡眠很好,一挨枕头就能睡着,天亮才能醒来。但进入花甲之年后像遭遇了滑铁卢一样,躺在床上个小时翻来覆去无法入眠。好不容易睡着了,半个小时就醒过来,一个晚上要醒四五次,就像没有睡一样。因为睡眠质量太差,致使老伯白天精神不振,面色憔悴,脾气暴躁,越来越焦虑烦躁稍不顺心张口就骂人,弄的家人都离他远远的。

像王老伯这样的遇到的睡眠难题,在老年群体中已是司空见惯。张策副主任医师解释,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逐渐形成退行性改变,则会逐步引起睡眠调节功能的下降;同时老年人躯体疾病呈现多样化,像疼痛、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均埋下失眠的隐患;而且大部分老年人存在多重用药习惯,许多药物都会干扰睡眠节律,比如,利尿药容易让人频繁起夜排尿肾上腺素药物有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长期依赖催眠药之后突然撤停药物,这些情况都会使老年人饱尝失眠之苦。

张策医生强调,相对身体疾病或者用药带来的失眠,人们的精神、心理因素及生活习惯同样是诱发老年人失眠症的重要环节之一。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心理更脆弱无助,往往感觉寂寞和孤独,继而催生悲观和伤感等负性情绪。在生活中过于担心家庭事务,自然容易被抑郁和焦虑所纠缠;另外,丧偶、家庭关系不和谐、儿女不孝、经济压力大也会使老年人的情绪每况愈下,甚至厌世。同时身处噪音、强光、温差过大、床铺舒适度差等不良环境中;睡眠前习惯于饮用咖啡、茶水、酒水,或喜欢晚上吃零食;以及白天反复打瞌睡、睡眠时间过晚等行为,都会让失眠在夜晚来“敲门”。

image.jpeg

失眠虽不致命,但对精神损害过大

研究结果显示,40% 的失眠者同时并发精神症状,以焦虑症为主,抑郁症次之,大约 90%的抑郁症老人伴有睡眠障碍。张策表示,失眠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精神上的,一般不会致人死命,但长期失眠的人脾气暴躁、攻击性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且表现为疲劳、健忘,乃至抑郁、焦虑如影相随严重者可致器质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老年痴呆、更年期综合症等。同时,由睡眠“欠账”带来的免疫力下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消化不畅等困扰,则会加速老年人的衰老进程。

张策副主任指出失眠有多种不同类型,包括入睡困难性失眠、睡眠保持困难性失眠、清晨失眠和病理生理失眠。虽然老年人可能患有任何一种类型的失眠,但是老年人最常抱怨的失眠类型是睡眠保持困难性失眠和清晨失眠。而从时间长短来看,老年人失眠主要分为两种,短期失眠和长期失眠。张策解释,短期失眠也叫急性失眠,一般是被情志因素所左右,如家里突发大事、思想压力大、情绪失控等,都易使老年人连续几晚睡不着觉,但在诱因化解后,自然就会轻松入眠了。临床治疗急性失眠,一般只需要解除应激环境因素,调节情绪即可,严重者可以给些短效药物改善睡眠,但不建议长期用药。

长期失眠也叫慢性失眠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张策介绍,慢性失眠症包含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两种。前者在老年人群中相对少见,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入睡或维持睡眠困难,持续至少1个月,并伴有显著的忧虑、社交或职业功能受损;后者往往呈现焦虑、抑郁等状况,可能由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长期慢性病所引发。不同原因的失眠在治疗方案有着本质的区别,老年人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根据准确的诊断结果来遣方用药

image.jpeg

改善睡眠质量,可从如下几点入手

  日常中,能不能通过非药物的手段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张策表示,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是长期养成的,若想在生活细节上增强睡眠质量,就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健康的饮食,才能从本质上让老年人“吃的好,睡的香”。

张策告诫,良好的睡眠习惯是提升睡眠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要规范自己的作息时间,夜间无论何时入睡,早晨都应按时起床,同时尽可能保持安全、舒适、安静及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还要尽可能避免日间小睡和午睡,建议睡觉前2小时适量运动,如散步或慢跑等;入睡前可用热水淋浴约20分钟,并通过按摩、静坐来松弛肌肉和神经,让睡眠变成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情;同时,不宜在入睡前喝咖啡、茶品、酒水,忌吃零食与吸烟,入睡前半小时可适量饮用温牛奶,以加速入眠

与此同时,大部分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和身体逐步衰老,呈现味蕾退化、活动量减少、牙口差,甚至消化系统疾病而造成的食欲不振、进食量下降等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如何科学正确地选择食物,帮助老年人提高睡眠质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建议请临床营养师根据个人具体状况,制定出具有个体化的健康营养膳食处方

image.jpeg

责任编辑:衣晓峰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