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金明|前列腺癌:精准质量和综合管理是出路
精准医学的核心是个体和预测,精准医学必须基于临床,离开临床会犹如纸上谈兵,无法前进。精准医学包括很多亚科,包括分子遗传、分子影像、生物信息、分子病理等,综合应用才能得出个体化精准诊疗方案。
于金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近几十年,世界范围内晚期前列腺癌发病率均有升高趋势。20世纪90年代鼓励前列腺癌筛查,2000年逐步取消,导致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逐年增多。
之所以取消前列腺特异抗原的筛查,一方面由于其导致过度诊断和治疗,引起民众恐慌;另一方面,即使是晚期前列腺癌,预后也很好,有研究指出,当前美国1~4期前列腺癌5年治愈率高达99%,所以早期筛查的意义不大。但是取消前列腺癌筛查后,晚期患者逐年增多,所以提倡对高危人群精准筛查。
精准医学要防止“精准地打偏了”
于金明院士指出,提高精准治疗水平是目前肿瘤治疗领域努力的方面。把精力集中于晚期患者,投入大,回报小,所以精准治疗重心前移是关健。
前列腺癌病因有两种:内因(基因遗传因素);外因(行为因素)。对于行为因素明确的癌症,就要预防,如肺癌患者要戒烟等。对于所有的癌症,内因比外因更重要。
那么,何为精准治疗呢?于院士表示,目前临床上分子靶向治疗肺癌,疗效明确,所以肺癌靶向治疗属于精准医学。而内分泌治疗肺癌费用高,收益小,治愈率仅为25%,所以不能算准确意义上的精准治疗。而精准放疗、化疗、手术受操作技术所限,目前还达不到精准治疗的水平。
2010年,美国学者提出,“不能再根据肿瘤患者的病理或解剖进行治疗了,要根据患者的分子或基因,选择绝对治疗,或者排除治疗,希望精准肿瘤医学可以精准到与测血型和输血一样标准化,与测血糖、测体温、测血压一样定量。”
于院士提醒,在精准医学热潮中,需要冷静思考,不能“被精准”,也不能“伪精准”。目前,精准医学只限于分子基因相关的疾病。在病因及检测方法不准确的条件下,无法实现精准医学,如果还要盲目实施精准治疗,其结果就是“精准地打偏了”。精准医学是概念,而非技术,雷声大雨点小,理论很非满,现实很骨感。对待精准医学要客观,不能因其存在缺点就全盘否定,更不能只知其一就盲目热捧。目前,精准医学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而不是成熟的临床实践。
前列腺癌应强调全程管理
“循证医学、个体医学和免疫疗法是前列腺癌的3个治疗模式。”于院士指出。
第一,循证医学。循证医学是表观的个体化,主要解决癌症治疗标准和平衡的问题,疗效好,损伤小。
第二,个体医学与循证医学相依赖,在放化疗时,如何做到疗效最好、损伤最低、费用最低?精准医学费用最低的关键是没有走弯路,直接依赖于分子和大数据。
第三,免疫治疗。免疫治疗的精髓是中国传统中的阴阳理论,阴阳平衡,此消彼长。
免疫治疗无法从晚期免疫逃逸阶段重回每一阶段,即无癌细胞阶段,但可以从晚期回到第二阶段平衡期。但是,免疫治疗效果不理想,因为免疫治疗只能作用于宿主因素,对肿瘤细胞本身不起作用,对人体微环境作用甚微。这归因于无法明确与之相关的标记物和通道。
“前列腺癌治疗的3个手段放疗、靶向和免疫可用一棵树的树枝、树干和树根进行类比,放疗作用于树枝,即病变局部,由于不良反应较大,其疗效受到限制;而靶向治疗只能作用于树干和树枝,对树叶是无作用的;而免疫治疗主要作用于树根,原则上树叶越多,抗元越多,治疗越好,而实际上目前无法辨识特异标识物。”于院士形象比喻。
对前列腺癌应该强调全程管理。首先要病理、分子诊断,其次进行临床分期和分子分型,然后精准多学科综合策略制定,最后要进行科学随访。
细数手术与放疗利弊
于院士介绍,晚期前列腺癌采取全身加局部治疗相结合的治疗策略,局部治疗主要是放疗,全身治疗包括内分泌治疗和化疗。而免疫治疗对输尿管癌和膀胱癌疗效可观,但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其对前列腺癌有效。
对于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手术根治与放疗是首选治疗方案。前列腺癌根治术主要适合局限期晚期患者,但对性功能及泌尿功能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不容忽视。如有些患者在行根治术后,就要长期与尿不湿为伴。
近些年,放射疗法极大地冲击了根治术,越来越受重视。但放疗自身也有弊端,如对胃肠道、泌尿功能及性功能都有影响,其中胃肠道损伤最甚。提高放疗技术,减少不良反应是长期努力的方向。首先,应用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放疗联合化疗或联合内分泌治疗,取得了比单纯放疗更好的疗效。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已确切证明,放疗联合150 mg比卡鲁安治疗可提高疗效。但这种放疗与其他疗法联用的方法,无疑会加重机体损伤,主要针对高危人群使用,临床强调个体化治疗。
其次,放疗精确性提高,在靶区定位时,尽量让射线投照到靶区,避免殃及周围正常组织,这是目前可及的。再次,可以采取物理方法,如充盈膀胱,推移肠道离开放射区域,避免肠道损伤。另外,照射技术也由以前的二维发展到三维,图象引导等新技术大大提高了放疗的疗效。总结精准放疗的优势有三种:疗效更高、损伤更小和价格更低。
于院士总结,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及免疫治疗各有利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治疗,是前列腺治疗的关键所在。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1-192023
疫情防控新阶段,如何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专家有几点提醒
随着 新冠 疫情 防控政策的 放开, 我国疫情防控 重点由“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 这其中, 糖尿病患者是新冠感染的高危人群,而且糖尿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更易出现血糖增高
-
new《医声•她风采》倾情上线,聚焦中国肿瘤科女医生,讲述医患温情故事
近日,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发起的聚焦中国肿瘤科女医生系列专访栏目《医生·她风采》正式上线,这是一场以女性医师为主人公,以肿瘤临床医疗实况为背景的故事汇,以女性特有视
2022-11-29 -
new突破按“月”计的生存困境 PD-L1抑制剂开启小细胞肺癌治疗新篇章
2022年11月是第22个全球肺癌关注月。近日,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胸部肿瘤科主任董晓荣教授呼吁关注“噩梦一样的癌症”小细胞肺癌。这个剩余生存时间只能按“月”来计算的肺癌,在过去几
2022-11-17 -
new特应性皮炎快速止痒新药上市,专家呼吁:降低患者负担,提高可及性
张春雷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主任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 希望可以进一步提高JAK1抑制剂的药物可及性,让更多特应性皮炎患者能够用上安全有效的好药。 丁振干
2022-07-26
-
哪里需要改进,如何改进?姜玉新、王红燕解读《超声诊断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22 年版)》
2022-06-07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团队:一个科室能治愈的患者总是有限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022-06-01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团队:一个科室能治愈的患者总是有限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022-06-01 -
徐俊:互联网医疗给罕见病患者多一种可能
2021-12-15 -
徐海林:互联网医疗用专业、及时、便捷弥补传统医疗短板
2021-12-15
-
常建华:特罗凯对于肺癌规范治疗和随访意义重大
2017-03-21 -
靶向药物是肺癌治疗史上重大的突破
2017-03-21 -
于金明|前列腺癌:精准质量和综合管理是出路
2017-08-09 -
苏乌云:肺癌脑转移EGFR患者首选特罗凯
2017-03-21 -
中国糖尿病研究不断进展
2017-07-28 -
王秀问:针对靶点打响抗击肺癌的“战役”
2017-03-21 -
张澍田:不改初心 承启消化明日新航程
2017-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