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尚存争议的麻醉深度指导
对于BIS监测,BIS可靠性一直受到质疑,部分原因是因为其的计算不依赖于大脑如何行驶职能或意识如何产生的基本生理模型。此外,BIS值对几种常用麻醉剂不敏感,如氯胺酮和一氧化二氮,而两者具有不同的引起意识丧失的药理作用机制。因此,并不能说BIS是一个“知晓”监测器,因为监测器能够指示某些类型药物的作用。有很多因素都可能潜在影响BIS监测,如药物、代谢性疾病、体温过低、头部外伤、自然睡眠等。
在临床研究方面,BIS指数监测的有效性仍存在争论。研究显示,在标准实践中,与使用临床体征指导麻醉用药的对照组相比,BIS监测显著降低知晓风险。还有研究比较了BIS监测与呼出麻醉气体监测指导GA管理,但在术中知晓方面未显示出差异。
关于BIS对清醒志愿者神经肌肉阻滞反应的另一项研究表明,对于接受神经肌肉阻滞剂的患者,BIS可能不是一个可靠的知晓指标。另一项研究也证明,BIS不能检测完全瘫痪受试者的知晓状态。这也表明在瘫痪患者中,BIS检测或不能可靠地指示出镇静作用下降和即将出现的知晓。
总之,BIS尚未被证实可用于测量意识状态,独立于上述引起意识下降的原因。尽管各个患者的一般临床状态差异很大,预后也可能有所不同,但并非所有无意识患者都会出现低BIS值,并非所有有意识的患者具有高BIS值。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1-192023
疫情防控新阶段,如何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专家有几点提醒
随着 新冠 疫情 防控政策的 放开, 我国疫情防控 重点由“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 这其中, 糖尿病患者是新冠感染的高危人群,而且糖尿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更易出现血糖增高
-
new《医声•她风采》倾情上线,聚焦中国肿瘤科女医生,讲述医患温情故事
近日,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发起的聚焦中国肿瘤科女医生系列专访栏目《医生·她风采》正式上线,这是一场以女性医师为主人公,以肿瘤临床医疗实况为背景的故事汇,以女性特有视
2022-11-29 -
new突破按“月”计的生存困境 PD-L1抑制剂开启小细胞肺癌治疗新篇章
2022年11月是第22个全球肺癌关注月。近日,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胸部肿瘤科主任董晓荣教授呼吁关注“噩梦一样的癌症”小细胞肺癌。这个剩余生存时间只能按“月”来计算的肺癌,在过去几
2022-11-17 -
new特应性皮炎快速止痒新药上市,专家呼吁:降低患者负担,提高可及性
张春雷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主任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 希望可以进一步提高JAK1抑制剂的药物可及性,让更多特应性皮炎患者能够用上安全有效的好药。 丁振干
2022-07-26
-
哪里需要改进,如何改进?姜玉新、王红燕解读《超声诊断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22 年版)》
2022-06-07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团队:一个科室能治愈的患者总是有限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022-06-01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团队:一个科室能治愈的患者总是有限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022-06-01 -
徐俊:互联网医疗给罕见病患者多一种可能
2021-12-15 -
徐海林:互联网医疗用专业、及时、便捷弥补传统医疗短板
2021-12-15
-
常建华:特罗凯对于肺癌规范治疗和随访意义重大
2017-03-21 -
靶向药物是肺癌治疗史上重大的突破
2017-03-21 -
于金明|前列腺癌:精准质量和综合管理是出路
2017-08-09 -
苏乌云:肺癌脑转移EGFR患者首选特罗凯
2017-03-21 -
中国糖尿病研究不断进展
2017-07-28 -
王秀问:针对靶点打响抗击肺癌的“战役”
2017-03-21 -
张澍田:不改初心 承启消化明日新航程
2017-08-23